“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关于新冠肺炎的防疫知识,你了解多少?
目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广大师生要进一步认识到疫情防护的重要性,提高全员防护意识,掌握必要的防疫知识,为复课开学做好充足准备。
为了让全院师生对疫情防疫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学院制作了《防疫知识知多少》校园防疫知识应知应会,共分病毒知识、校园防护知识、法律知识、个人防护知识等4个板块,44项知识点。学院各单位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组织师生开展自测,达到“以测促学、以测促行”的目的。
防疫知识知多少——病毒知识篇
1.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
A.会 B.不会
2.与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近距离接触过,需要隔离多少天?()
A.2-3天 B.7天 C.14天 D.21天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原有39种。甲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易引起大流行的烈性传染病。2020年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采取()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进行管理。
A.甲类;甲类 B.乙类;甲类 C.甲类;乙类 D.乙类;乙类
4.哪类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A.中小学生
B.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的人群
C.上班族
5.吃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等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A.能,磷酸奥司他韦是抗病毒药物,网络上也流传着这一药方
B.不能,虽然磷酸奥司他韦是抗病毒药物,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其能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6.吃抗生素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A.吃抗生素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B.不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如以预防为目的,错误使用抗生素会增强病原体的耐药性
7.吃维生素C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
A.能,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
B.不能,维生素C可帮助机体维持正常免疫功能,但不能增强免疫力,也没有抗病毒的作用
8.此前接种了流感疫苗的人就不容易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了吗?()
A.是的,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不易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B.不是,流感疫苗主要是预防流感的,对新型冠状病毒无预防作用,所以接种了流感疫苗仍有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也可能出现严重症状
9.截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命名是什么?( )
A.SARS-CoV
B.MERS-Cov
C.COVID-19
D.SARI
10.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市最先出现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传染病,之后该病在全国扩散,该病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各地市民纷纷带上口罩,该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
11.天津市各学校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积极对校园各角落进行消毒处理,该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提高免疫力
12.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核
B.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C.具有遗传物质核酸
13.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引发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种。
A.5 B.6 C.7 D.8
14.( )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A.戴口罩 B.戴帽子 C.戴手套 D.勤洗手
防疫知识知多少——校园防护知识篇
1.进校前,应做到( )
A.主动佩戴口罩
B.“津门战役”扫码
C.接受体温检测
D.以上都是
2.教职工进入食堂时要佩戴口罩并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不得入内用餐。就餐时要尽量自带饭盒,排队取餐时与他人保持()米以上距离,进餐前要洗手。
A.0.5 B.1 C.2 D.2.5
3.教室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 )分钟。
A.5 B.10 C.20 D.30
4.上课期间,教师是否应该佩戴口罩?()
A.是 B.否
5.上课期间,学生是否应该佩戴口罩?()
A.是 B.否
6.以下哪种体育锻炼可以参加( )
A.篮球 B.排球 C.跑步
7.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提倡( )。
A.视频会议 B.面对面会议
8.如确需召开线下会议,则选择空间较大、座位充足、通风良好的会场,控制参会人数,提倡开短会,并要求参会人员应该()。
A.全程佩戴口罩 B.会场人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就坐 C.以上都是
9.办公场所如何做好防护?( )
A.保持工作场所室内空气流通
B.办公室地面进行定期消毒
C.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
D.以上都是
10.教职员工如出现( )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A.发热、干咳、纳差、鼻塞
B.乏力、流涕、咽痛、腹泻
C.以上都是
防疫知识知多少——法律知识篇
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疫情期间,教职工、学生要履行、服从管理、配合隔离的特别义务。
A.及时回家 B.及时就医 C.及时报告
2.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A.强制 B.劝说 C.建议
3.妨碍和拒绝防疫人员依法进行的身份登记、测量体温、限制通行、要求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行为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单位或者个人妨碍或者拒绝执行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的或者无故阻止和拦截依法执行处理疫情任务的车辆和人员的,可对单位予以,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 ,情节严重的,对相关人员予以 。
A.通报批评、行政处分、开除公职
B.通报批评、行政处分、拘留并处罚款
C.通报批评、拘留并处罚款、开除公职
4.散布谣言,谎报疫情,编造或故意传播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等行为。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十二条、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年)第二十五条、《刑事案件适用若干解释》第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百零三条和一百零五条的规定,散布谣言的可以;若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A.拘留 B.罚款 C.拘留或者罚款
5.在校园内发现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人员,故意隐瞒不报,或未按规定程序及时上报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学校在校内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疑似感染者后,及时报告并按照要求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准许、纵容上述患者继续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的。
A.妨害公共治安罪 B.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C.妨害疾病防治罪
6.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工作中承担相应职责的教职工,存在渎职、失职等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第四条和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公办学校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可以构成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或者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
A.徇私枉法罪 B.妨害国家安全罪 C.滥用职权罪
7.教职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而感染的,是否属于工伤?
A.是 B.否
8.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一条相关规定,教职工参与防疫工作的,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要给予。
A.升职 B.加薪 C.表彰或奖励
防疫知识知多少——个人防护知识篇
1.怎样正确戴口罩?( )
A.要分清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朝外,深色面朝内
B.为了节约,口罩可以两面轮流佩戴
C.戴口罩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完全包住嘴、鼻、下颌,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D.将口罩有金属条(鼻夹)的一端戴在下方
2.室内用食用醋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A.能,食用醋有杀菌消毒效果
B.不能,食用醋所含醋酸浓度很低,达不到消毒效果,同时易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
3.关于从室外进入家门内,以下行为不正确的是( )
A.将外穿衣物脱下,更换成家居服
B.拆除口罩后扔进垃圾桶,不随意放置
C.处理完口罩和衣物后,进行洗手消毒
D.关闭窗户,不让外界空气进入
4.要妥善处置废弃口罩,丢弃的口罩应放置到( ),定时清理,清理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A.垃圾桶
B.塑料袋
C.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
D.随意丢弃
5.所有外出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天,健康者方可返校。
A.14 B.16 C.18 D.28
6.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A.500mg/L B.600mg/L C.700mg/L D.800mg/L
7.一般体温超过( ),我们认定为发热。
A.≥36.3℃ B.≥37.3℃ C.≥38.3℃ D.≥39.3℃
8.使用流动水及皂液/肥皂,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清洗双手,揉搓至少( )秒。
A.5 B.10 C.20
9.咳嗽和打喷嚏时,应背对人,并需要()遮掩口鼻。
A.用纸巾或手肘 B.直接用双手
10.归家后及时更换衣物、规范洗手、清洗鼻腔和口腔。衣物可用()℃热水浸泡消毒半小时,再用洗涤剂清洗后晾晒。
A.60 B.70 C.85
11.面对电梯按钮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区域时,应该()。
A.直接用手接触 B.用面巾纸、消毒纸隔开
12.外出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
A.戴好口罩
B.备好消毒湿巾
C.与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D.以上都是